国家要建长征文化公园,咱们永安要争取跟上
复制网址给好友:http://bbs.yawin.cn/t907903_1.html
国家要建长征文化公园 咱们永安要跟上
2019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
会议指出,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对坚定文化自信,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影响力、革命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具有重要意义。要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对各类文物本体及环境实施严格保护和管控,合理保存传统文化生态,适度发展文化旅游、特色生态产业。
目前网上搜索还未看到详细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公布,但,中国旅游新闻网和中国文化传媒网的新闻《科学建设“长征文化公园”,讲好中国故事》一文已经透露了不少含金量极高的信息。对我们早做准备,具有居高的研究价值。邓邵明等人文章提到,“长征文化公园应建设成为以长征史实为基础,以弘扬长征精神为目的,以长征线路为主要依托,串联长征沿线重要遗址遗迹和纪念设施,讲述长征故事的跨区域、开放式的线状国家级公园。长征文化公园对长征文化遗产的资源和文化主题进行阐释、解说、研究,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公园的核心功能为‘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长征故事’,同时兼具科普、教育、研学、旅游等功能”。文章还说“当前,我国长征主题红色旅游面临着各地区各述其事、形象不统一、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长征是一段历时两年、跨越大半个中国的伟大史诗,任何单一节点发生的故事都只是长征的一部分。长征故事的完整讲述依赖于长征文化资源的统一保护与利用,建设长征文化公园是解决当下长征文物保护利用问题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长征主题红色旅游全域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些信息对我们研究、保护和开发永安的红色遗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永安与长征有没有关系?长征胜利80周年期间,由中央党史研究室出品、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协助拍摄、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郑毅主任出镜的历史纪录片《永远的长征·坚忍不拔》和《布告里的长征:北上抗日鼓舞民心》已有定论。如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对各类文物本体及环境实施严格保护和管控,合理保存传统文化生态,适度发展文化旅游、特色生态产业”? 2018年7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19年4月11日,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福建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方案》,是指路明灯。因此,永安论坛《看来永安市委高度重视石峰村“中央红军村”建设》一文,中结合永安革命遗址遗迹的分布提出的保护思路,对于紧跟中央政策,争取对接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议有红军活动的村庄各位乡贤、网友予以关注。以下是邓邵明等人发表在中国文化传媒网的文章——
科学建设“长征文化公园”,讲好中国故事
2018-10-30中国文化传媒网
中国文化传媒网 邓昭明 王甫园 李旭/文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陆续印发《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与《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前者将“长征文化线路整体保护工程”列为重点项目,提出“以中央红军长征路线为基础,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统一保护标准、统一配套设施建设,显著改善长征文物的保存状况和环境风貌,丰富长征精神的展示主题和展示手段,打造全程贯通的‘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实施长征文化线路保护总体规划,建设长征文化线路保护利用示范段”,后者则在前者基础上,明确要求“加快长征文化公园建设”。这是中央政府加强长征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有益构想,也呼应了系统性与协同性保护的科学理念。然而,具体怎样来理解和建设“长征文化公园”,尚需更多的探究和尝试。
当前,我国长征主题红色旅游面临着各地区各述其事、形象不统一、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长征是一段历时两年、跨越大半个中国的伟大史诗,任何单一节点发生的故事都只是长征的一部分。长征故事的完整讲述依赖于长征文化资源的统一保护与利用,建设长征文化公园是解决当下长征文物保护利用问题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长征主题红色旅游全域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定位
长征文化公园应建设成为以长征史实为基础,以弘扬长征精神为目的,以长征线路为主要依托,串联长征沿线重要遗址遗迹和纪念设施,讲述长征故事的跨区域、开放式的线状国家级公园。长征文化公园对长征文化遗产的资源和文化主题进行阐释、解说、研究,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公园的核心功能为“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长征故事”,同时兼具科普、教育、研学、旅游等功能。
二、理念
坚持保护第一。建立国家级文化公园的目的是保护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完整性。长征文化公园要在对长征题材文物史料普查的基础上,推进长征文化线路整体保护,强化长征主题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政策支持,开展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助力革命老区脱贫攻坚。要坚持世代传承,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
坚持国家代表性。作为国家级的文化公园,长征文化公园讲述和铭刻的是长征这段伟大历史,天然代表党和国家形象。要以国家利益为主导,坚持国家所有,具有国家象征,彰显中华文明。因此,长征文化公园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服务体验都需要对标全国乃至世界领先水平。
坚持全民公益性。长征文化公园坚持全民共享,鼓励公众参与,通过融合发展,为公众提供了解长征历史、感受长征精神、接受红色教育以及作为国民福利的游憩机会。使长征主题红色旅游品牌成为宣传长征沿线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的生动窗口,成为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三、建设思路
(一)试点先行,逐级推进
长征文化公园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长征沿线各节点城市共同发力,在保持统一形象与建设标准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做好本城市长征文化公园的建设工作。可借鉴美国线状国家公园和欧洲文化绿道的规划建设经验,由赣州、遵义、延安等基础条件较好的城市先行先试,探索长征文化公园的建设路径与管理标准。在市域范围或省域范围探索经验的基础上,由国家有关部门统筹,制定全国长征文化公园的建设规划与统一标准。
建议采取“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的方式来确定长征文化公园的具体范围。对于节点的筛选,可参考历史价值、扶贫攻坚、融合发展和线路串联四项指标。“历史价值”是筛选的首要指标,确保长征史上的重要事件发生地全部进入公园范围;“扶贫攻坚”是指该节点纳入公园范围后对革命老区的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融合发展”是指该节点的红色旅游开发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和与相关资源的融合开发价值;“线路串联”是指该节点对于实现长征文化公园全程贯通、游线组织和产品搭配的意义。通过节点筛选与整体设计,确保“红色基因”的全面兼顾和“长征故事”的完整讲述。
(二)创新整合资源
长线型公园建设重在资源整合。各级党委政府牵头统筹,成立长征文化公园管理委员会,对管辖范围内长征主题文化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建设、统一投资开发、统一经营管理、统一品牌运营,整合相关资源,形成产品体系。可考虑采用收购、整合、控制、合作、新建等五大手段对相关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整合。在资源整合基础上,推动区域红色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红色景区公益属性,发挥红色旅游市场带动作用。进一步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健全制度,确保社会公益目标实现。要区分公益服务和市场经营项目,在政府的引导下,以公园管委会为平台,对公园内交通、餐饮、娱乐、商品、演艺、住宿等经营性项目实行特许经营,鼓励委托专业企业开展运营管理,逐步使企业在公园发展中成为投资主体、研发主体和应用主体,积极调动社会各部门、各层次的力量参与长征文化公园发展,解决当前红色旅游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组建长征学院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金早指出:“红色旅游是一种特殊旅游业态,红色是基调,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教育是核心。”为全面提升长征文化公园的教育功能,形成一套标准化的公园管理模式,建议组建“长征学院”,作为各级长征文化公园的红色教育培训机构和长征文化研究机构,同时承担公园的解说职能。长征学院集干部培训和群众体验于一体,体现传统室内课堂和户外教育课堂的结合,说教式教育和体验式教育的结合,以及静态学习和动态感悟的结合。具体方式是,整合各级党校、干部管理培训学院、革命纪念馆、军事博物馆等红色培训资源,将景区的纪念品店、农家乐、会议室、驿站等提质升级为长征书屋、长征书院、长征讲堂、长征驿站等长征主题产品,同时搭配长征专家团、长征志愿者和长征讲解队等分支机构,实现公园的管理团队、服务团队和教育培训团队对外的统一形象和对内的统一服务标准。
借助长征学院平台,精准提炼、大力宣传长征文化、伟人足迹等精神内涵,设计内容新颖、寓教于乐、寓学于游的红色培训系列课程,推出“唱一首红军歌、走一趟红军路、读一本红军书、观一出长征剧、听一堂传统课、吃一顿红军餐、扫一次红军墓”等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培训活动。精心设计面向青少年和红色教育培训团体的长征文化研习手册,采用景点打卡理念,提升景点的故事讲述水平和感染力,增强游客对保护革命文物的责任感。
(四)推动产业融合
围绕核心教育功能,通过长征主题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带动文创产业和旅游产业繁荣,保持一定的自我造血功能,从而与革命老区的扶贫攻坚工作结合,发挥生态、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推进长征文化公园与农业、工业、城乡建设、生态环境等深度融合发展,扩大公园旅游容量。挖掘公园内景区户外基因,支持园区内体育运动项目发展,持续策划与举办系列运动赛事;推动长征文化与民族民俗、乡村、生态文化组合式开发利用,在园区内打造一批旅游产业集聚区和目的地,积极推出多种主题旅游线路,构筑完善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链条。通过长征文化公园建设促进军民融合,打造一批军事旅游产品。探索军产产权灵活利用、军用场所开放利用等方面的合作机制,高水平建设一批军事培训、国防教育主题的研学基地。
近年来,不少长征主题旅游城市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不俗成绩,作为“伟大转折地”的贵州省遵义市就是其中之一。按照“以红为主、以红带绿、红绿并重”的发展思路,遵义多措并举助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红色旅游与康养避暑旅游、红色旅游与脱贫致富的深度融合。例如,长达160公里的赤水河谷绿道项目的成功建成,贯通了主要的四渡赤水纪念地以及茅台镇、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地貌等旅游资源,是积极利用生态廊道串点成线、进行整体性保护和利用的初步实践,成就了“红绿融合”的生动案例。目前,赤水河谷度假区已被列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也将成为未来长征文化公园(遵义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把 “ 国家要建长征文化公园 咱们要跟上 ”,复制到百度
敬请关注:革命文物连片保护几个亿的巨款会落在您家乡吗?
复制给好友: http://bbs.yawin.cn/t895676_1.html#2862534
扫一扫,或按住二维码,出现“识别图中的二维码”,马上就能看到 永安市20多个村的革命遗址分布、现状和保护与发展对策!
★2019年7月12日16:06时,省文物局傅柒生局长在微信中看到这张漫画后,发来拱手相敬表情
2019年5月13日14:50时,管其乾将本稿以窗口留言和文档及其相关照片通过微信发给傅柒生局长;15:31时收到《福建永安民间文物保护志愿者探索突破最后一公里难题,研学导师廖延斌结对永安革命文物保护最后一公里尖兵》word文档的傅局长也是以右手握拳左手护拳拱手相敬
永安论坛《转载看来永安市委高度重视石峰村“中央红军村”建设》帖子9楼转载 “建立一支以乡镇中小学教师为骨干的兼职革命文物普查申报及宣讲队伍”探讨思路文章,详细请看——
福建永安民间文物保护志愿者探索突破最后一公里难题
研学导师廖延斌结对永安革命文物保护最后一公里尖兵
李后强:长征文化公园是民族力量源泉
2019-05-11 10:15 来源:四川新闻网天府新区频道综合
![]() 长征举世无双。既是伟大创举又是精神力量。建设长征文化公园,是英明正确的决策,是弘扬长征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的生动体现,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实践。国家长征文化公园是中国人民的信仰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力量源泉。 第一,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具有“十大特性” 为了加强长征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中央要求将“长征文化线路整体保护工程”列为重点项目,明确提出“加快长征文化公园建设”。具体措施是 “以中央红军长征路线为基础,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统一保护标准、统一配套设施建设,显著改善长征文物的保存状况和环境风貌,丰富长征精神的展示主题和展示手段,打造全程贯通的‘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实施长征文化线路保护总体规划,建设长征文化线路保护利用示范段”。这为我们建设长征文化公园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四川省最近决定,配合国家建设以长征为主题的国家文化公园四川示范段,推动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长征历史步道、强渡大渡河遗址、长征纪念总碑、四渡赤水战役遗址、彝海结盟遗址群、若尔盖红军长征遗址群、小金红军长征遗址群等建设,开展川陕苏区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弘扬长征精神,发展红色旅游。这是四川响应中央号召,激活长征资源的重大举措,学术界和经济界都应高度重视,及时跟进,有效推动。 长征文化公园具有“十大特性”,这就是公益性、顶层性、历史性、物质性、精神性、民族性、国际性、线状性、激励性、政治性。公益性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顶层性是指在国内处于最高级别,历史性是指以真实史料为基础,物质性是指有形遗址遗迹,精神性是指无形制度理念,民族性是指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国际性是指长征融入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战场,线状性是指长征路线的曲线结构和形态,激励性是指长征精神鼓舞世界人民挑战极限去战斗,政治性是指长征为了民族生存与复兴而进行。长征文化公园应建设成为以中央红军长征史实为基础,以弘扬长征理念为目的,以长征线路为依托,整合长征路线遗址遗迹和纪念设施,讲述长征故事的跨越行政区划的线状国家级公园。 第二,四川建设长征文化公园具有先天优势 长征文化公园对长征文化遗产的阐释、解读、研究,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公园的核心功能是“传承红色基因,传播长征精神”,同时兼具科普、科研、教育、旅游等功能。长征文化公园是一部“电视连续剧”,要写好每一集,写精彩、写生动、写感人。我们既要写好剧本,又要当好建设者和守护者。四川建设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具有先天优势。因为四川段长征资源具有“八个特点”,就是具有唯一性、转折性、本土性、协同性、丰富性、记忆性、生长性、典型性。唯一性是指全球没有第二个这种资源;转折性是指中央红军在四川改变了方向路线;本土性是指资源有四川特色与省外不同包括川陕红四方面军;协同性是指各种资源之间耦合互补;丰富性是指四川长征资源质高多样、时长量大;记忆性是指长久刻在人民心中;生长性是指由长征资源衍生出了一些培训机构如阿坝长征干部学院等;典型性是指具有显著个性特征和突出代表性。长征文化公园的四川段具有个性又有共性,既有整体性又有标识性,四川是天府之国,又与全国和世界相联系。长征四川段是红色飘带、绿色锦带、生态彩带、旅游宽带、产业金带、科技领带。这“六带”区间是少数民族集聚区,藏羌彝走廊,脱贫与发展任务艰巨,要针对道路、产业、文化、开放、生态大胆探索,走出一条独具四川特色的发展之路。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和四川省交通投资集团等做出了很好的破题尝试,成效初显。 第三,规划建设中应该坚持“六个第一” 长征是跨越大半个中国的伟大史诗,任何节点发生的故事都只是长征的局部。当前,长征文化公园建设面临着各自为政、各述其事、形象不统一等问题。长征沿线交通滞后、经济落后、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必须尽快解决。规划建设中应该坚持“六个第一”原则。 坚持国家第一。作为国家长征文化公园,讲述和铭刻的是长征的伟大历史,本质上代表党和国家形象。必须坚持国家利益第一,彰显中华文明。因此,长征文化公园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服务体验都要对标全国最高水准乃至世界领先水平。 坚持保护第一。建立国家文化公园,目的是保护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完整性。因此必须推进长征文化线路整体保护,强化长征主题革命文物保护,研制特殊政策,支持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给子孙后代留下真实的珍贵的文化遗产,让长征精神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坚持群众第一。长征文化公园,要把群众需要放在第一位,坚持全民共建共享,鼓励公众参与,推进融合发展,为群众提供了解长征历史、感受长征精神、接受红色教育的游憩机会。使长征成为宣传中国共产党革命实践的生动窗口,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助力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坚持试点第一。建设长征文化公园是一项复杂浩大的工程,需要长征沿线各节点城市共同发力,密切配合。可借鉴国内外国家公园建设经验,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地方先行先试,采取“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的方式,探索建设路径与管理模式。切实解决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融合、大众兴趣与政府主张一致、同质化竞争与差异化发展等问题,在取得成功经验之后,再在长征沿线推广。 坚持整合第一。线状文化公园建设关键在资源整合。应该成立长征文化公园建设管理办公室,指导长征沿线统一规划建设、统一投资开发、统一经营管理、统一品牌运营,形成产品体系和价值链条。把阿坝长征学院、南充张思德学院、冕宁彝海结盟干部学院及四川的革命纪念馆、军事博物馆等资源整合,统一形象标识和统一服务标准,释放整体力量。 坚持效益第一。通过长征资源带动文创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提高知名度、美誉度,放大社会效益,提升民族地区自我造血功能,推进扶贫致富持续升级。促进长征文化公园与特色农业、绿色工业、城乡建设、生态环保等深度融合,扩大公园旅游容量和效益。通过长征文化公园促进军民融合,打造一批军事旅游产品,高水平建设一批军事培训、国防教育研学基地,加快四川军工资源社会化、资本化、效益化。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供稿,本文系李后强于2019年5月10日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李后强,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
四川将高标准建设长征文化公园
2019-06-23 08:21 来源: 四川日报
6月21日,2019年四川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座谈会在成都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我省将高标准建设长征文化公园,依托四川丰厚的革命文物资源,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中国红色旅游重要目的地。
为加强长征文化资源保护利用,2018年,中办国办发布文保工作意见,要求将“长征文化线路整体保护工程”列为重点项目,明确提出“加快长征文化公园建设”。四川是红军长征三大主力都经过的省份,在红军长征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红军长征在四川长达1年零8个月,行程达一万五千里,战胜了极端险恶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无数奇迹。80多年过去,四川仍然保留了大量红军长征遗址遗迹,为建设长征文化公园打下坚实基础。
为配合我省长征文化公园建设,长征文化线路(四川段)整体保护工程即将启动。据介绍,保护工程以红军长征在四川路线为基础,确定关联文物点,统一规划标识、统一保护标准、统一配套建设。加强“鸡鸣三省”会议、强渡大渡河、达维会师、彝海结盟、两河口会议等重大事件历史遗存调查和展览展示。开展长征文化线路保护利用、主题教育及精品展示片区建设,重点推进飞夺泸定桥、红军过雪山草地等长征革命历史步道示范段,以及泸州市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阿坝州红军长征遗址等长征文化线路展示利用示范段建设。在加强文物保护的同时,还将推动革命文物与文化旅游融合,打造“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让长征文化浸润人心,同时也让红色旅游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记者 吴晓铃)
2019年03月22日 10:59 | 作者:刘圆圆 | 来源:人民政协网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22日电(记者 刘圆圆)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见证新中国一路走来的革命文物也成为不少委员今年关注的重点。红色旅游日益成为人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新课堂。如何将红色文化传承好、发扬好,两会期间,委员们深情建言——
李三旗委员:深挖长征文化
贵州是红色文化资源大省,遵义会议、黎平会议、四渡赤水……这些耳熟能详的红色旅游资源名声在外。
“贵州确实有不少知名度较高的红色旅游景点,每到大小长假游客纷至沓来。”作为贵州旅游“掌门人”的全国政协委员李三旗,并不仅仅满足于游客量的增长。他说,“红色旅游要做好,不能就会议讲会议、就战役讲战役,不断深挖背后的感人故事,才能吸引游客的持续关注。”
有想法就要付诸行动。前不久,贵州挖出苟坝一段鲜为人知的长征故事,为红色旅游注入了新活力。
“遵义会议之后,1935年3月9日,中央纵队到达苟坝,中央首长开会专题讨论进不进攻打鼓新场的问题。讨论从3月10日早上持续到夜间,与会的绝大多数都赞同进攻打鼓新场,但只有毛泽东坚决反对。”李三旗说,当天深夜,毛泽东独自一人提着马灯,在苟坝村前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脚小道上步履匆匆走了3里多路,来到周恩来住处,就为说服周恩来不能进攻打鼓新场,之后又同周恩来一起去说服朱德。3月11日一早,周恩来提议继续召开20多人的中央会议,讨论决定撤销进攻打鼓新场计划。经过争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终于说服参会人员。
当年毛泽东提着马灯翻越山丘去找周恩来,从而挽救红军的历史事件被当地人永远铭记,那条“毛泽东小道”也成为马灯照亮红军的重要象征。
“这就是长征路上会议背后的故事,生动感人,又传递了红色精神。”李三旗表示,“长征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既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又具有巨大时代价值,关键在于深挖其中的文化内涵。”《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中华文化传承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将“长征文化线路整体保护工程”列为重点项目;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相继印发《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与《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加快长征文化公园建设”。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长征文化公园建设如能尽快落实,无疑是献给70周年的一份大礼。”李三旗兴奋地说。
“当前,我国长征主题红色旅游面临着各地区各述其事、形象不统一、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李三旗表示,“统筹推进长征文化公园建设,对于解决当下长征文物保护利用问题,推动长征主题红色旅游发展,助推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十分必要。”
为此,李三旗建议,由国家有关部门统筹,加快编制长征文化公园建设规划,明确长征文化公园的建设方向和形象定位,统筹推进长征主题文物的整体保护、资源的整体开发、产品体系的整体建设,打造全程贯通的‘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同时,加快制定长征文化公园的建设标准。各长征重要节点城市在保持统一形象与建设标准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推进本地长征文化公园的建设工作。
刘旗委员:讲好“红岩精神”
“位于重庆市嘉陵江畔的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年均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与红岩村13号、曾家岩50号、桂园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重要活动阵地,如今早已成为重庆的一张重要名片。”全国政协委员刘旗为重庆所拥有的红色资源感到自豪的同时,又夹带着一丝忧虑。“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重要坐标中,红岩革命文物承载的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这份宝贵财富的保护利用与全国大部分革命文物一样,面临着一些问题。”
在刘旗看来,红岩革命文物在重庆分布较散、权属多元,整体保护利用不够,更有部分革命文物因地处偏远,年久失修,保存状况及文物环境欠佳;同时,由于展示场馆规模较小、展览形式单一、配套设施较差等因素,使革命文物对外开放不够,文物、文化价值传播远远不够,影响力较小。
“中共中央南方局从1939年1月在重庆建立到1946年5月东迁南京,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南方局全面领导南方13省市和香港、澳门以及海外的中共党组织及10万党员,在抗日战争大后方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尖锐对立的政治斗争中,以及解放战争初期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中,周恩来、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培育形成的‘红岩精神’,是国统区最具代表性的革命精神,展现了共产党人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讲起那段历史,刘旗激情澎湃。
据刘旗介绍,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革命文物保护传承,制定《重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红岩革命遗址片区保护管理办法》,将红岩精神列入城市精神的核心要义,先后建成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和重庆红岩党性教育基地。近期,重庆市委深改委又审议通过《关于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实施方案》,强调保护优先,扎实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把革命文物利用好、革命文化传承好。
“红岩精神同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丰富了马列主义在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精神宝库,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源头活水。”为此,刘旗建议,国家应加大对革命文物保护管理统筹力度,指定一个国家部委牵头,相关部委配合,整合政策、资金、项目,推进革命文物的整体规划、连片保护、统筹展示、示范引领,加大对地方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支持力度。
“红岩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谱系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伟大社会革命提供不竭精神动力。”刘旗认为可将红岩革命文物保护传承工程纳入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重点项目,开展保护利用试点工作,将其打造成为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国家红色文化地标、全国一流党性教育基地、全国一流红色旅游景区,以及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重要的精神标识。
陈虹委员:红色景区亟须规范管理
《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显示:从2016年以来全国红色旅游接待游客累计达34.78亿人次,综合收入达9295亿元……这组数据,让全国政协委员、澳门濠江中学副校长陈虹颇为欣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陈虹特别关注红色旅游的教育意义。“红色旅游正在成为人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新课堂,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很明显。”
不过,在近年红色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有些现象值得关注。“在红色旅游景点,游客都喜欢购买或租借军服穿上拍照留念,这固然有缅怀纪念意义,亦可以‘角色扮演’作教学辅助,提高参与度。但军装是军威、国威的体现,游客若只将之视为“戏服”“戏仿”嬉闹之用,就不够严肃了。”陈虹说。
“再如,许多革命故居地方都不大,如延安的窑洞更是窄小,见证着当年艰苦朴素的革命环境。”但陈虹遗憾地表示,由于管理不当,很多地方吵闹一片,使人们根本无法慢慢看、好好听,又如何去感受先辈艰苦的革命精神呢?
“对旅游景点做人流控制与划定参观路线是国内外行之有效的常规措施。”陈虹说,尤其是一些名人故居之类的文物建筑,由于空间不大,管理者对进入人数和参观路线均会参照一定标准作严格规定,为的就是让参观者能好好了解故居主人的生平事迹和卓越成就,同时确保文物建筑的永续保存和游客安全。
为此,陈虹建议,包括红色旅游景区内的各类革命军服销售和穿着应规范穿着方式与注意事项,明确规定军服租售者、活动组织者和军服穿着者的义务与责任,对一些歪曲、丑化行为更要定出处罚措施,以达正面教育之目的。
同时,她认为,要做好红色旅游景区的人流控制和路线规划,并使之制度化。尤其是故居类的文物建筑,必须根据周边和室内空间条件,制订相应的接待、参观、讲解安排。“比如对游客和旅行团进行到访登记、排序放行、定时参观、定线行进等;有些故居亦可另辟
空间由导游讲解或播放短片,让游客静心了解之后,再排队进入故居作实地印证,加深认识。”陈虹表示,有了限人限时的有序安排,置身于故居之中,其感受也与乱哄哄的情景不可同日而语,也更能体现红色旅游有别于一般旅游的庄严性和教育性。
编辑:王琦玮
信息来源:
http://www.rmzxb.com.cn/c/2019-03-22/2316122.shtml
您好,您发过来的稿件“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老红军《林伟日记》记载1934年7月15日中共发表北上抗日宣言”已发布,共三个栏目,地址分别是:
“红色联播”:http://www.crt.com.cn/news2007/News/jryw/2019/8/19821530252948AC3A97K15EJGA1J8.html
“特稿精选”:http://www.crt.com.cn/news2007/News/tgjx/2019/8/19821552249J41CF2EK9BHA5BI5B88.html
“作者专栏”:http://www.crt.com.cn/news2007/news/GQQ/2019/8/1982155530547HDE3368F9K3DC8EC4.html
感谢您对红色旅游事业的支持!特稿:重要发现:老红军《林伟日记》记载1934年7月15日中共发表北上抗日宣言(组图) | ||||
|
中央党史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一位老红军的长征日记》封面(黄光棉 摄影)
中央党史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一位老红军的长征日记》中有关作者、编辑和出版单位的记载(黄光棉 摄影)
2006年7月7日《三明日报》刊登《永安石峰发现红军抗日标语群》抄录了石峰村红军标语80条,并配已故的老支书管树旺擦拭红军标语的照片(管其乾 摄影)
《林伟日记》第4至5页第页记载1934年7月15日中共发表《北上抗日宣言》(黄光棉 摄影)
2010年冬前保留在福建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管占炳老厝的与北上抗日宣言口号一致的红军标语“拥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等(赖晓斌 摄影)
《一位老红军的长征日记(林伟日记)》17页记载红九军团护送红七军团北上抗日渡过闽江后返回途中于8月22日在石峰村宿营并清点战利品、接中革军委命令(黄光棉 摄影)
中央党史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一位老红军的长征日记》封面和书中有关作者、编辑和出版单位的记载(黄光棉 摄影)
保存于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福建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瓦窑头厝的红军抗日标语“拥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等(管其乾 摄影)
由中央党史研究室一部主编的《今日长征路图集》有关先遣队进入永安的时间和线路 ,其中有北上抗日先遣队驻扎石峰村民房(管其乾 摄影)
永安市政府2011年10月授予管培德老厝的铜牌显示,这里是北上抗日先遣队驻扎地旧址,该老厝曾入选中央党史研究室一部主编的《今日长征路图集》(管其乾 摄影)
永安红色文化爱好者张伊岩(右)在永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北上抗日先遣队驻扎地旧址管培德老厝考察红军标语(管其乾 敬上)
2011年5月16日,福建省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林强在红军北上抗日第一村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瓦窑头厝解读北上抗日先遣队留下的红军标语,并强调“这样的标语要赶快抢救”(罗联久 管其乾 摄影)
2011年10月永安市人民政府授予永安市文物保护单位石峰村瓦窑头厝的牌匾显示,这里是北上抗日先遣队石峰村驻扎点暨红一军团二师指挥所(管其乾摄影)
保存在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丰村瓦窑头厝的红军抗日标语“全中国抗日的工人农民士兵团结起来,实行对日作战”(田竞 摄影)
石峰村红九军团先头部队指挥部管辉彩老厝的红军抗日漫画《蒋介石下令言抗日者杀无赦》(管其乾 摄影)
北上抗日先遣队失散红军吴长生因病掉队后,一直在山高林密的石峰村定居, 2002年2月3日去世,享年89岁。生前享受民政部门发给的失散红军津贴(黄光棉 提供)
由北上抗日先遣队失散老红军口传的《红军抗日歌》在石峰村活态传承(截图)
2012年4月29日,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著名党史专家石仲泉(左)通过本文笔者管其乾将他为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村题字转交石峰村两委(赖晓斌 摄影)
2015年5月13日,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副巡视员邢济萍(左5)在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门前合影留念(黄光棉 摄影报道)
作者:文/管其乾、管梓任 图/黄光棉
信息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 编辑审稿发布
http://www.crt.com.cn/news2007/News/jryw/2019/8/19821530252948AC3A97K15EJGA1J8.html
您好,您发过来的稿件“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老红军《林伟日记》记载1934年7月15日中共发表北上抗日宣言”已发布,共三个栏目,地址分别是:
“红色联播”:http://www.crt.com.cn/news2007/News/jryw/2019/8/19821530252948AC3A97K15EJGA1J8.html
“特稿精选”:http://www.crt.com.cn/news2007/News/tgjx/2019/8/19821552249J41CF2EK9BHA5BI5B88.html
“作者专栏”:http://www.crt.com.cn/news2007/news/GQQ/2019/8/1982155530547HDE3368F9K3DC8EC4.html
感谢您对红色旅游事业的支持!
2019-07-23 08:52:57 来源:红歌会网 作者:管其乾
《林伟日记》记载1934年7月15日中共发表《北上抗日宣言》
《一位老红军的长征日记(林伟日记)》第4至5页记载1934年7月15日中共发表《北上抗日宣言》。这一细节,以铁的事实回答了《福建党史月刊》2016年第4期《永安是“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和长征出发地吗?》所提出的《北上抗日宣言》落款“1934年7月15日”是所谓“假设日”的奇谈怪论。也是2019年7月22日20:20时永安市小陶镇文化站站长黄光棉从他刚买来还来不及细看的新书照片第5页中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巨大的惊喜,填补了我的老师安孝义先生在三次论述《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中的一点点疏漏。在《林伟日记》第4页至第5页中写道“七月十五日(晴),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昨晚发表派遣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师北上抗日宣言。这些宣言也同时在长汀用艳红色油光纸,铅印了数百斤,也于昨天同地图一起运到。全军同志听到上级动员说我中央已派(转入5页印刷)军北上抗日,大家均无不欢喜雀跃,十分高兴。宣言说:中华苏维埃杂中央临时政府与工农红军‘决不能坐视全中国广大劳苦民众为日本帝国主义整批地屠杀与躁躏,以及东北义勇军的孤军奋斗;故即在同国民党匪军的优势兵力残酷决斗的紧急关头,苏维埃政府与工农红军,不辞一切艰苦,以最大的决心,派遣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下午1时许,出发东进,七军团已出动三天了。大家兴奋异常,又要打到白区去了。七时许到达杨家店附近宿营,行程四十五里”。2019年7月22日晚20:28时,我把该喜讯电话告知黄光棉,请他帮忙把第4页也完整拍摄,发来给我。20:30时,黄光棉通过微信,把第四页照片通过微信传给我。20:33时,我把这个喜讯通过电话告诉我的党史入门引路人安孝义先生,他惊讶地说“《林伟日记》?”我说“对,在第4页至第5页,要不要我传给你?”“不要,《林伟日记》我有,我自己会找”。1、《一位老红军的长征日记(林伟日记)》第4至5页第页记载1934年7月15日中共发表《北上抗日宣言》(黄光棉 摄影)
2、由中央党史研究室一部主编的《今日长征路图集》有关先遣队进入永安的时间和线路 ,其中有北上抗日先遣队驻扎石峰村民房(管其乾 摄影)
3、2006年7月7日《三明日报》刊登《永安石峰发现红军抗日标语群》抄录了石峰村红军标语80条,并配已故的老支书管树旺擦拭红军标语的照片(管其乾 摄影)
4、永安红色文化爱好者张伊岩(右)在永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北上抗日先遣队驻扎地旧址管培德老厝考察红军标语(管其乾 敬上)
5、2011年5月16日,福建省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林强在红军北上抗日第一村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瓦窑头厝解读北上抗日先遣队留下的红军标语,并强调“这样的标语要赶快抢救”(罗联久 管其乾 摄影)
6、保存于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福建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瓦窑头厝的红军抗日标语“拥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等(管其乾摄影)
7、保存在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丰村瓦窑头厝的红军抗日标语“全中国抗日的工人农民士兵团结起来,实行对日作战”(田竞 摄影)
8、周恩来侄女周秉宜(左一)与亲戚万曲(右前一)等在石峰村瓦窑头厝辨认与《北上抗日宣言》内容一致的红军抗日标语(黄光棉 摄影)
9、2011年10月永安市人民政府授予永安市文物保护单位石峰村瓦窑头厝的牌匾显示,这里是北上抗日先遣队石峰村驻扎点暨红一军团二师指挥所(管其乾摄影)
10、2014年9月12日,老红军后代田竞(左)及其老同事王向东(右)来到修缮后的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村瓦窑头厝(潭立颖 摄影)
11、2018年12月6日上午11时许,福建省储备粮永安直属库员工在北上抗日宣言首发地石峰村北上抗日先遣队驻扎点瓦窑头厝合影留念(管其乾 摄影)
12、石峰村红九军团先头部队指挥部管辉彩老厝的红军抗日漫画《蒋介石下令言抗日者杀无赦》(管其乾 摄影)
13、北上抗日先遣队失散红军吴长生因病掉队后,一直在山高林密的石峰村定居, 2002年2月3日去世,享年89岁。生前享受民政部门发给的失散红军津贴(黄光棉 提供)
14、由北上抗日先遣队失散老红军口传的《红军抗日歌》在石峰村活态传承(截图)
16、2015年5月13日,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副巡视员邢济萍(左5)在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门前合影留念(黄光棉 摄影报道)
17、2012年4月29日,经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林强汇报,原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丽华提议,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在为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村题字(管其乾 摄影)
18、2012年4月29日,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著名党史专家石仲泉(左)通过本文笔者管其乾将他为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村题字转交石峰村两委(赖晓斌 摄影)
19、《一位老红军的长征日记》第17页记载红九军团护送红七军团北上抗日渡过闽江以后,返回期间于8月22日在石峰村宿营,清点战利品,获中革军委电令(黄光棉 摄影)
信息来源:红歌会网站
http://www.szhgh.com/Article/wsds/history/2019-07-23/205860.html
瑞金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正式启动!
2019-08-07 08:49
近日,华汉文旅集团旗下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成功中标《重走长征路红色文旅项目策划和总体规划》项目,提出建设瑞金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打造长征国家精神的纪念高地、研究高地、体验高地、传扬高地和输出高地,建设长征国家精神文化地标。作为规划亮点的《瑞金重走长征路国家文化公园》项目于近日正式启动。
红军日记:红九军团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渡过闽江
来源:2019年10月14日《三明日报》网站
原题:红军日记:“战略骑兵”护送“长征前锋”渡过闽江北上抗日
《三明日报》记者 詹昌政 文/图 偶获《“战略骑兵”的足迹》:一本红军日记,记录了北上抗日先遣队入闽,在三明境内行军作战的史实。 作者林伟(1904-1979年),闽西武平县人,高小毕业。1931年加入红军独立师,长征前夕,他在红九军团司令部任作战参谋——缮写战斗命令,绘制路线调查图,见证了红九军团掩护红七军团作为北上抗日先遣队入闽东进,渡过闽江的作战历程。 红九军团成立于1933年10月28日,主力是红一军团第三师,军团长罗炳辉兼师长。另有原属红五军团的十四师和红军独立师第一、第四团,但历经广昌战役,红十四师只剩几百人,番号撤销。1934年7月初,这支部队驻扎在江西石城白沙镇南边,休整训练。 红七军团也是在1933年10月28日成立的,辖有三个师,寻淮洲任军团长。1934年7月初,这支部队驻扎在建宁县的西南,但从7月6日起,主力开始南移。 实际上,这是一次伟大战略行动的起始。据资料:1934年7月5日,中革军委发布政治训令,红七军团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第二天就出发;红九军团掩护行动。 日记从1934年7月4日写起,林伟时年21岁。
任务 护送红七军团渡过闽江 红九军团主力是在1934年7月12日入闽的,当天下午3时许,进到宁化禾口圩宿营。当天中午,红七军团的后卫部队刚刚离此东进。 据红九军团政治部主任黄火青回忆:“红九军团执行护送任务,是在广昌大会战之后。我军团实际只有一个师的兵力,约四千多人。接到中央军委命令后,七军团军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等同志来我军驻地广昌南新安镇,研究了战斗行动计划,规定我军在七军团后交错前进。”(《福建党史通讯》1985年07期) 林伟是在入闽的前一天才记述,红七军团7月11日从宁化西北向东进发,被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军”,红九军团接到军委命令:护送红七军团,一同向东线前进。 确切地说,护送红七军团渡过闽江。 此前,即7月8日,红九军团召开了排以上干部会议。林伟记述:“动员新的任务,要向东部战线行动,每人清理行装,准备三双草鞋。”红九军团空出的防务,由红三军团接替。 这是一次向东挺进的大行动。 病员、伤员交由兵站线送往后方医院,同时,中革军委经兵站线运来“福建十万分之一军用图数担”,参谋处连夜分发给各营一份。可见,当时的“兵站线”作用巨大,红军能自己印地图,地图发到营一级。 红九军团在宁化城关休息两天,“等候军委送给我们文件”。 林伟记述:“这是闽西北完整的一个苏区县,也是一九三一年秋解放的老苏区之一……城虽不甚大,但有很长的两条街道,人口两万,县苏维埃政府在东门里。” 这两天,军团又成立了留守处,把医院的一个所交给兵站线,有轻装上阵的意味。休整期间,部队“开展清洁工作”,确保大军过处,不给百姓留下脏乱。部队的这个优良传统一直传承至今。 7月14日上午9时,军团显然接到了中革军委文件,政治部又开会,“公开动员此次东进任务,教育全军进入白区应该注意的事项”。同时收到许多彩色标语,如“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反对蒋介石卖国贼告福建人民书”等。这些标语是在建宁县城印刷的。当天晚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表派遣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出师北上抗日宣言。 林伟是在第二天得知这信息的。他记述:“这一宣言也在长汀用艳红的油光纸铅印了数百斤,于昨天同地图一齐运到。”当天下午1时,红九军团出发东进,行程四十五里。“七军团已出动三天了”。 此时——7月15日,红七军团已进抵宁洋县辖区(今永安小陶),在石峰村发布了北上抗日宣言。 第一仗 佯攻永安城 红九军团经清流县抵九龙溪南岸的罗口(今罗坊),花了三天时间。 7月19日,红九军团在罗口休息一天。此时,红七军团已包围了永安城。 三个月前,红七军团曾攻占永安城,消灭了一个正规团和一个县保安团,俘敌团长以下官兵近两千人。但此次围攻了三天,即7月22日中午,红九军团赶到时,永安仍未攻下,为什么?黄火青回忆—— “当时永安有一团敌军,消灭该敌,占领县城,不是什么困难任务。但怕拖延时间影响渡江,所以虚张攻势,实际不让他阻碍我军前进。” 红九军团在城西北参战,红七军团在城东南佯攻,两处枪声不断。但是,天气炎热,“主力都进到了永安西北面大山上,利用林区乘凉……炊事员们都在山下做饭。”军团首长罗炳辉、蔡树藩、郭天民、黄火青在指挥所,用望远镜眺望周围地势和城里的动静,参谋们也在大古树下休息瞭望。 当天下午,红七军团十九师撤走,红九军团七团前往接替,“两军部队移动情况甚为壮观”。如此大张旗鼓,似乎在警告敌军:我军的后续部队源源不断。 第二天下午,红九军团也撤离永安城郊东进,在西洋宿营。后卫八团节节撤退,“以防永安敌人来追”。 永安城敌虚惊一场,哪敢来追? 行军 如入无人之境 时值盛夏,天气炎热,部队利用早晨行军,走林区小路,比较凉快,行程四五十里。 林伟记述“我们护送红七军团北上,福建空虚,我们两军此次东进,如入无人之境,沿途团匪疲于奔命,正规军则守城不敢出来,我们浩浩荡荡向东推进。” 原因何在?闽中蒋军都调往江西“围剿”红军去了。“自宁洋北至大田、尤溪,驻军均保安队保安团,并无重兵。”(《中央周刊》第26册) 阴有小雨时,行军速度明显加快,行程达六七十里。但是,“行军都在泥土小路上,弄得衣裤泥水很多,在石城慰劳的草鞋,今天一天就穿坏了一双。”而且,到宿营地后,“烧水洗衣擦身子,弄到深夜才睡。” 7月中旬从宁化县进入清流境,嵩口以东是白区,林伟记述:“政治部检查群众纪律,向群众宣传。”可见,红军在行军途中,非常重视群众工作:一是约束部队,二是广泛宣传。效果如何?林伟记述—— “天气炎热,宣传队在先头沿途发动群众烧开水,摆在道路旁边,路过有开水的地方,(战士们)都取下瓷缸子装水。” 夜间,福建山区蚊虫多,红军点起艾草堆驱赶。 在永安“甚是繁荣”的市集西洋,“集上商号门前悬挂了红旗,商会还贴着许多标语欢迎红军”。红军在这里没收了几家反动地主的财物。“大家吃香菇做的菜,这种东西北方人都说很贵,其实,在福建很便宜,这里盛产。” 行军途中,大饱眼福。过武夷山站头隘,“此处森林密布,形势奇险”;在永安沙龙溪,“这里满是森林,高大杉木茂密冲天”;抵十四都,“沿河两岸一片稻田,两边林木稠密”;“我们从尤溪到樟湖坂的行军途中,看到了桑梓风光,真是饱赏了沿途景物之福……” 一路行军,没有敌军抵抗的记述。只有7月25日从桃源往上京篮(南)坑,行军遭到德制单引擎的轰炸机——俗称“黑寡妇”的袭扰,盘旋了好几圈,投弹四枚。 到了梅山境内,“沿途许多群众在道旁看过路的红军”,可见红军纪律严明,赢得了百姓的信任。 两军交错前进,林伟尾随行军,在各个岔道上,都看到红七军团放置“彬州部队”代号箭标。这是红军部队的秘密联络方式:设有代号,在岔道上标注,便于友邻、后续部队识别。 红军从大田去尤溪蒋坑会师,兵分两路,林伟追随的是从高才坂经四科亭、古迹口一路。另一路,7月20日从大田桃源的浮山、泼水北上,21日经永安青水、“白西霞坡”又入大田境,过太华罗丰、建设三保街以及奇韬桃舟、桃东、文经、东佳,23日入尤溪境(据《国民党东路军蒋鼎文与红军在闽赣境内战斗详报》:这一天,红军抵达五十都新桥和四十九都石龟、坎兜),经新阳漈头、坎里、下桥,24日中午由南涧桥(下桥)经王历、董坪、宝山、双溪口,进入坂面京口,25日下午三时抵达蒋坑。 捷报 连获三大胜利 红九军团进到大田县桃源时,“七军团先头部队已占领尤溪县城”。7月25日,林伟记述:“团匪千余人向顺昌逃窜。我军继续朝东北方向沿尤溪河前进。” 事实上,红七军团这次并没占领尤溪县城。黄火青回忆打永安的策略时说过:“对卢兴邦的老巢尤溪也是如此办理。”包围它,只是为了掩护通过。 奇怪的是,红七军团占领大田县城,林伟只字未提。 据《红色中华》1934年7月26日报道:“东方战地来电:大田被我红军一个支队于本月二十一日占领,驻大田白匪事前闻风逃出,我军缴获步枪十余支、无线电一架、电影机一架、食盐万余斤。” 这个捷电,7月27日传到江西红五军团,红十三师师长陈伯钧在日记里记了一笔。 梳理一下:7月21日,林伟正从安砂赶往永安城外三十里的沙龙溪;7月23日,红七军团退出大田城时,林伟从永安城郊撤往西洋。24日抵大田桃源,25日驻上京篮坑(南坑)。此后,行经文江龙门、梅山林后(岭后)、坂面草洋,没经过大田县城。而25日,两路进入尤溪的红军在蒋坑会师后,立即佯攻县城。同一天,有一支红军绕道台溪,畅行无阻。是否因此,林伟漏记了占领大田县城或将台溪误记为尤溪? 7月31日,红九军团抵达尤溪西滨附近。林伟记为“十四都”,即“南平府十四都”。他写道:“十四都很大,附近有上千户的村落,尚富庶。” 第二天是建军七周年节日,红七军团主力在黄田、水口之间渡过闽江,攻占了福州西北面重镇水口。这一天,红九军团为了掩护红七军团行动,攻占了樟湖坂。 同一天,一位红军高级将领在日记里写道:“据报载,福建已全省遍及游击战争,观此,福建似有首先实现苏维埃的可能。”(《陈伯钧日记》) 8月2日,在樟湖坂,“政治部宣传队四处活动,满勤街贴满了我军北上抗日先遣军在水口渡过闽江、大军向福州推进、沿途击败蒋匪军王敬文部的胜利捷报,和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派遣工农红军抗日先遣军北上抗日宣言,及红军北上抗日告福建人民书。”林伟记述:“所有街衢小巷,装贴得琳琅满目。” 之所以强势宣传,是因为红七军团顺利渡江了,红九军团表示庆贺。林伟记述:“市民乃群相欢庆,大街上挂满了红旗,入夜灯火通明。” 有学者认定:8月2日,在水口正式打出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旗号。 林伟记述,8月3日,红九军团七团“在尤溪口缴获大批无烟炸药,约有四千箱”。这是卢兴邦刚从日本买来的。而据1934年8月1日《红星报》报道:“7月29日,我先遣队一部占领尤溪口,从卢匪兴邦的后方办事处里,搜出了五百余箱日本造的炸药及大批的炮弹。” 另据1934年8月1日《红色中华》报道,抗日先遣队在急电中,将占领大田城、进攻尤溪口缴获炸药五百箱以及占领樟湖坂,视为“连获三次胜利”。 关于炸药,事实何以差异?不详。 半个月 全军运输战利品 战利品要运回中央苏区,更何况炸药、食盐,都是苏区迫切的军需品!黄火青回忆说,九军团只有五千人左右,却要驮回两三万斤炸药、三万多斤盐巴,“战斗队变成了运输队了”。(《燕江红旗》) 8月5日,红九军团工兵连请了许多木工赶制木箱,每箱装十六斤重的炸药,除担负掩护的兵力外,每人都要背负一箱,有的还要携带盐巴十五斤。 8月11日,获悉红七军团正向闽东北浙东南顺利推进,红九军团启程返回苏区。“满载宝贵的胜利品,大家异常高兴”。但是,“上山下山走小路,天气又炎热,虽每天只走几十里,但中间休息次数增加,弄得每天都是晓行夜宿,行军劳累,到八点钟就酣睡了。” 适逢多雨季节,小路泥泞难行,每小时只走五六里。军团要求各单位发扬互助精神,一路上,响起兴国山歌,也唱起了东方军的山歌: 哎呀唻! 山歌要唱东方军,个个英勇杀敌人。 一夜行军一百里,十九路军吓掉魂。 为了减轻负担,军团通报全军:给木箱子做好背带,把盐炒干。同时,“要大家好好休息,用热水洗脚,检查炸药,注意防火”。但才第六天,一天竟然掉队百余人;第七天,脚起泡,天酷热,七个多小时,才走了三十多里路。所幸,一路并无大的敌情。 8月20日傍晚,红军抵达大田县城,城中县官、民团早已闻风逃走,但红军没有进城,只从城的南边经过,在西郊宿营。据报,此地的民团靖卫团约八百人枪,逃匿在附近山林。运输军需品,避免交战为上。 8月22日,到了永安石峰,军团安排各部休息一天,并允许“用现洋雇请民工挑运,以减轻部队负担”。此时,军委来电,要求红九军团速向朋口前进,说是“兵站线已在汀东苏区发动了数千民运队到朋口来接收炸药和咸盐,民运队已出发”。大家极高兴。 8月28日,部队抵达连城姑田,把战利品交给了兵站部,任务胜利完成了! 返程的这半个月,竟然比打仗还苦! 当然,更艰苦而光荣的是北上抗日先遣队,权威认定: “这支由6000多名指战员组成、担负着特殊重大战略任务的部队,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孤军深入,横跨四省几十个县,行程达5000余里,堪称红军北上抗日的先锋队,是红军长征的一次重要预演。北上抗日先遣队是策应主力红军战略大转移的长征前锋,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序曲,在长征史、抗战史乃至于中国革命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3日06版:《北上抗日先遣队(军史钩沉·长征记忆)》) 以下据资料编写: 红七军团渡过闽江后,进军闽东、浙南等地,10月,在赣东北重溪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会合,按中央指示,合编为十军团,继续北上,不久退回江西。1935年1月,红十军团在怀玉山受困,仅千余人在粟裕、刘英等人率领下突围,在当地坚持游击战,1937年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开赴抗战前线。 红九军团参加长征,湘江战役中,随红一军团左侧跟进,掩护左翼安全。行经川滇黔边近两个月里,红九军团受命成功迷惑、牵制了敌军,周恩来赞誉为长征中的“战略骑兵”。1937年,其主力编为八路军120师359旅一部,参加抗战。 林伟,在长征中入党,抗战爆发,在八路军总部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从事无线电通信工作。1960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部副主任,是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原载2019年10月14日《三明日报·周末版》
福建省领导到长汀县调研:全力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复制给好友:http://www.changting.gov.cn/xwzx/ctxw/201912/t20191217_1624683.htm
福建省领导到长汀县调研:全力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作者:(丘伟华) 【发表日期:2019-12-16 09:30 】 【字体: 大 中 小 】 点击量:96
长汀县举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汀段)总体规划(征求意见)》座谈会
作者:(钟佳华) 【发表日期:2019-12-19 17:19 】 【字体: 大 中 小 】 点击量:55
12月17日,长汀县委书记廖深洪主持召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汀段)总体规划(征求意见)》座谈会。
永安是中央主力红军长征的重要前奏地
永安中央主力红军长征的重要前奏地范围包括红七军团和红九军团的《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以及小陶战斗的区域范围。前者涉及区域为石峰、垇头、牛益、美坂、上坂、中坂、小陶、桐林、大陶口、坚村、上吉、八一、五一、寨中、五爱、三星、红星等大陶洋各村和西学、团结、新民、新西、新中、和平、上湖口、下湖等麟厚各村、一共25村;后者涉及半村、界头、石峰、垇头、牛益、美坂、上坂、寨中和洪田镇的长川、磉溪、马洪、水东、水西、大窠、留山、生卿、东坑、贵湖等17村,扣除与前者重叠的村庄,又增11 个村,两项合计36个村庄。